查看原文
其他

谁是中国最好的朋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地图会说话 Author 地图君

2019年11月11日,我国领导人访问希腊期间,双方元首发表了关于加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战略层面的伙伴关系,远在地中海的希腊和我们的关系怎会如此亲密?那其他国家和中国又有着什么关系?

通过查询,地图君发现我国对“伙伴关系”没有相关的官方解释和说明。于是我们查阅了数十篇论文与文献,翻看了近年来所有的联合声明,浏览了无数次外交部网站后,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并作出了一系列的总结。如有不妥之处,望各位指正。

首先,为了让“伙伴关系”有个更直观的体现,地图君为大家做出了一张中国“朋友圈”关系示意图
 
具体国家名单请拖至文末


外交部长王毅曾明确指出“中国伙伴关系具有平等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伙伴关系就没有亲疏远近。通过总结,我们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伙伴关系分为了四类,按照重要级别递减的顺序,定义为动态全部可见的、半年可见的、三天可见的和已屏蔽的各路国家和地区。
动态全部可见

此类国家与中国政治关系良好,经济来往密切,双方从全局和长远目标出发,确认双方在外交事务的优先性和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专指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好朋友,在国际上要为彼此撑腰,一起打天下。


1994 9月

中俄发表联合声明就新型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

地图君:这是第一个通过联合声明公开确认的伙伴关系

1996 3月

中俄一致同意将双方关系升级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地图君:这是中国伙伴关系历史上的第一次升级。

2011 1月

中俄宣布将致力于发展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2019 6月

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地图君:2013年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俄关系已经成为中国层次最高的战略伙伴关系。


中俄之间建立了一系列高层次的对话机制,解决了双方之间的边界纷争,建立了边境军事互信机制,在《反导条约》、伊核问题、朝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世界与地区重大事项上在协调一致,共同进退,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也通力配合。例如2011年与2012年在安理会就叙利亚问题进行表决时,中俄两国连续两次共同行使否决权,体现出双方在国际问题上的战略协作。此外,中俄协调一致的态度在防止美国贸然采取进攻性动作方面也有很大威慑作用。2016年6月中俄两国领导人就发表了《关于加强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以回应美国在韩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这一行动。

via.新华社


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专指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铁兄弟,要彼此为对方着想,无条件坚定支持对方核心利益。
“全天候”意味着无论国际局势和国内局势怎样变化,双方友谊始终不变。中国与巴基斯坦一贯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坚定支持彼此核心利益,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上密切协调配合,双方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反恐、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方面密切合作,是风雨无阻的“铁杆朋友”。中国与巴基斯坦几乎没有利益纠葛,双方都需要彼此作为制衡印度的力量,此外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意义很大,巴在经济与安全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因此中巴关系很难轻易发生变化。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好邻居好朋友,关系极其重要,我们别吵架,一起挣大钱。

中国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示意图(组织与部分国家有重叠,避免逻辑上的混淆,非盟未上色)


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国家全部在亚洲或者非洲,都是周边国家或者本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的国家。他们与中国不存在重大战略矛盾,有着良好的政治和经济关系。亚洲方面,这些国家都集中在中南半岛,且有三国与中国接壤,凸显出周边关系在中国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有利于消除对方对中国崛起的不安全感,从而营造一个较好的国际舆论氛围。非洲方面,这些国家多是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相对进步的国家,从而避免伙伴关系沦为不平衡的依附关系。2015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此框架下,他们也各自在2016-2018年先后确立了与中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对彼此都很重要,虽然有分歧和差异,我们也可以在其他领域积极合作。


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示意图


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全部分布于亚洲中国周边地区,在地缘上具有重要意义,也与中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双方发展都需要相对安全稳定的周边环境。这类伙伴关系强调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相互信任与共同发展,但因双边关系辐射性局限于本地区或其他第三方力量的存在,在一些重要领域难以实现合作,故没有冠上“全面”二字。
动态半年可见

此类关系并不否认竞争甚至矛盾的存在,强调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不拘泥于具体问题,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信任的基础上,与重点国家或国际组织在地区乃至全球问题上相互协调与合作。


独特前缀战略伙伴关系示意图


此类关系中拥有独特形容词的大多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前缀凸出双边关系的不同着重点。


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德国。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几乎没有地缘冲突,所以要加强多维度合作,互通有无。



中德经贸关系是双边关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德国技术发达,中国市场广阔,2013年中国成为德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国,德国则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国与欧洲第一大伙伴国,也是欧洲对华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最多的国家。此外德国希望通过贸易推动欧盟经济发展,中国也希望借德国在欧盟中的地位拉近中欧关系,缓和美国带来的战略压力,推动欧盟尽早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双方在安全、执法、反恐等其他领域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英国。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你是传统大国,我是崛起新秀,所以要加强前瞻性合作,完善和变革国际秩序与国际体系。



作为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英国向来重视中英关系。中英伙伴关系经两次升级,在2015年升级为面向21世纪的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时任首相卡梅伦提出“全球化英国”的战略目标,强调要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领军作用。随着英国脱欧,其与中国的关系越发重要,英国也作为首批创始成员国积极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尽管存在来自美国的压力,英国涉港错误言论等阻碍,中英在朝核问题、促进自由贸易、环境保护等全球议题上仍有较大合作空间,双方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更公平更合理方向发展。


互惠战略伙伴关系-爱尔兰。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贸易对我们都有好处,所以要加强贸易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2005年爱尔兰政府制定了新阶段的“亚洲战略”,并把中国列为其在亚洲的重要合作伙伴,自此中爱签署了一系列有关农产品贸易的协议,2018年4月,中国批准爱尔兰牛肉输华。截至2019年4月,共7家爱尔兰牛肉生产企业获准对华出口牛肉。爱尔兰连续十年对华贸易顺差,是欧盟内为数不多对华贸易保持顺差的国家,它也于2017年3月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友好战略伙伴关系-奥地利。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你永久中立,我热爱和平,所以我们要加强和平合作,增进友好交流。


中国、奥地利文化交流十分活跃,文化团组互访频繁,高等院校间合作发展良好,互派学者和语言教师讲学已形成机制,2002年还签署过《关于中国和奥地利合作研究和繁殖大熊猫的协议书》。中方愿开放优质商品市场,积极进口奥方猪肉与水果,奥方则表示愿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向中方提供广泛经验和专业知识,并期望推动中欧开展建设性和充满信任的合作。


5月20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小朋友们在美泉宫动物园欢迎中国大熊猫“园园”。via.新华社


创新战略伙伴关系-瑞士。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你有技术,我有原料,所以要加强科技合作,一起发展挣大钱。
瑞士是中国在欧洲第6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瑞士全球第3大贸易伙伴国,我国进口以机电产品、化工医药产品、光学仪器、医疗设备和钟表为主;出口则主要是纺织品、机电产品、化工原料、玩具、体育器材和皮革制品等。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瑞士创新能力全球首屈一指,而中国排名34,增强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不谋而合,两国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哈萨克斯坦。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好朋友好邻居,恐怖主义对我们都是大问题,所以要加强持久多领域合作,维持边疆稳定。


哈萨克斯坦是中国第二大邻国,双方共同边界长达1533公里。哈建国后中国第一时间承认并与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通过一系列协定解决了边界问题。在此基础上,中哈联合其他中亚国成立上合组织,致力于打击区域内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中哈合作对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而中国也在推动哈尽早入世,举办“亚新会议”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

中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示意图(欧盟、太平洋岛国未上色)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承认竞争与分歧,但是不应该互相背地里捅刀子,有好事要相互分享,有问题要积极沟通。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数量最多,其多是在区域内经济发展较好或实力较强,中国可以借助他们的资源积极拓展地区影响,双方没有结构性战略冲突,在政治、安全、外交等高级政治和低级政治领域都存在广泛共同利益,但在贸易、人权、领土、气候、意识形态等许多一些问题上可能存在分歧与差异。尤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属此类,他们在确立伙伴关系的声明与宣言中,虽然都认同“一个中国”原则,但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往往采取尊重或者回避态度,很少主动表示同台湾断绝官方关系;他们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也限制着伙伴关系的继续深化。太平洋诸岛国虽然经济实力不强,因与台湾“断交”后积极表示反对“台湾独立”、反对台湾加入任何必须由主权国家参加的国际和地区组织并承诺只与台湾保持民间经济关系,得以在与中国建交后迅速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智利、秘鲁在推动中国成为拉共体的观察员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示意图(东盟、阿盟未上色)


战略伙伴关系。内在含义可以解释为:我们是朋友,虽然距离隔得远,实力差距大,但未来有很大合作空间。


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各自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中国强调本着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增进了解,在国际多边舞台与他们加强协调与联系,在重点领域和议题上加强合作。他们在实力上与中国差距较大,无法开展全面合作,但在战略上有发展友好关系的必要,未来也有较大的合作空间。中国和东盟、阿盟也都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


动态三天可见


此类伙伴关系层次较低,影响局限于双边关系。前缀多带“友好”或“合作”,或出于实力或影响力较为有限,或双方没有重大矛盾但不具有战略意义。


“动态三天可见”类伙伴关系示意图(拉共体未上色)


此类关系可以解释为:我们曾是好朋友,或者现在在具体领域有共同利益,但是双方实力差距比较大,我不欺负你,你们也别黑我,大家一起喝酒吃肉。


带“友好”前缀的一般是与中国有较长时间的友好关系或者特殊历史渊源的国家,带“合作”前缀的主要是与中国经济联系比较紧密,在特定领域已经开展有效合作的国家。例如与中国建立了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罗马尼亚,在欧盟对华武器禁运这一问题上,就采取了相对支持中国的态度,2008年欧洲议会上,罗马尼亚代表就所谓的“西藏决议”投了反对票。罗马尼亚也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支持者。
此外还有一些进一步的其他外交话语进行修饰,有针对性地描述伙伴关系特点,包括“新型”、“创新”、“全面”等,此不赘述。


动态已屏蔽

此类国家要么与中国战略互信程度低甚至未建交,要么在国际上影响力小,或者中国与其所在组织建立伙伴关系而没必要建立双边伙伴关系。


此图表示的是没有直接和中国建立双边伙伴关系的国家;

像大家比较关注的古巴,其作为拉共体成员间接与中国产生了联系


中国已经与大多数周边国家与世界大国建立了伙伴关系,但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国家还没有和中国建立伙伴关系,他们包括美国、日本,菲律宾、朝鲜与不丹


中国与美国关系的外交措辞充分体现了两国关系的波动。


1997 10月

中美共同决定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地图君:之所以是叫“建设性”,是因为这种关系还没有完全确立,而双方都有意愿寻求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非对抗的关系。

2011 1月

中美官方外交关系表述调整为相互尊重的、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

地图君:经过1999年美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2001年南海撞机、2008年美对台军售后,中美交恶,伙伴关系实质上降级了。

2013 6月

中美一致同意构建基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地图君:从此中美官方不再提及伙伴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体现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一方面两国都密切关注对方在世界各区域的活动,并怀有较深的战略警惕和怀疑,另一方面两国需要审慎决策,两个世界大国的直接军事对抗会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在非传统安全、恐怖主义、环境保护等议题上也需要两国协调合作。


日本与中国保持着极为紧密的经济联系。1998年,双方发表联合宣言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但此后因为钓鱼岛,靖国神社、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等问题,双方关系调整成战略互惠关系,虽然“战略”二字体现了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但中日双边互信程度很低,也不存在固定的会面与合作机制,这实质上是取消了伙伴关系,战略互惠关系强调民间、经贸往来,准确地反映了中日之间政冷经热的现状。 菲律宾曾因南海争端与中国关系陷入低谷,2016年杜特尔特上任后积极改善中菲关系,2018年我国领导人对菲进行国事访问后,双方一致决定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如果两国友好关系的势头保持下去,未来也许会建立伙伴关系。 朝鲜与中国在1961年签订了《中朝友好互助条约》,并在1981年、2001年两次自动续约,现有效期至2021年。该条约规定一旦缔约一方受到任何一个国家的或者几个国家联合的武装进攻,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应立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具有准同盟性质。而伙伴关系完全不同于同盟关系,因此中国与朝鲜并未建立伙伴关系。
不丹与中国至今仍未建交,其外交政策受印度控制,自然无法建立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规律


一、伙伴关系“的”字前面的形容词基本可以忽略。

例如中国与太平洋岛国汤加在2018年确立了相互尊重、共同发展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可以简化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理2013年与马尔代夫确立的真诚互助、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些形容词不会对伙伴关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关键前缀为“全面”、“战略”、“友好”、“合作”。
虽然前缀很多,但“全面”、“战略”、“友好”和“合作”这几个形容词出现频率最高,且位置比较固定,“全面”在前,“合作”在后,“战略”和“友好”在中,并且“战略”和“友好”几乎不会同时出现,因此可以把“战略”理解为“友好”的升格。
而其他形容词依据伙伴国而变化,一般出现在最前面用来强调特点。
“全面”指的是合作领域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领域,还包括文化、生态、社会等领域;所谓“战略”,是指双方的合作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不受一时一事的干扰,也不针对第三方;“友好”强调双方传统的良好政治关系;而“合作”强调双方在政策上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致力于消除冲突与分歧。 依据以上规律,地图君总结出了目前所有中国伙伴关系的层次排序(在文末哦),并据此制作了中国对外关系坐标参照图,基本可以反映中国各伙伴国的亲密与重要程度。此图乃地图君一家之言,欢迎大家讨论并指出不足。

此图只选取了每一伙伴关系的代表国


但需要说明的是,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必然的关系黏性与身份认同。例如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国和越南,在领土领海问题上争端激烈,曾严重影响两国关系;中国政府在“天安号事件”上未与韩国表达一致态度,也让韩国民众对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了怀疑与不满。但能建立伙伴关系的国家,关系不会出现太大的波动。例如利比里亚与中国1977年建交,1989年利与台“复交”,中方随即宣布中止与其外交关系;1993年中利复交后,1997年利宣布承认“台湾”是“国家”,中方再次中止与利外交关系;2003年中国与利过渡政府签署复交联合公报和谅解备忘录,两国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在确认利比里亚不会再“叛逃”台湾后,2015年中利才建立了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三、伙伴关系在官方表述中一般只升不降。
墨西哥
战略伙伴关系(2003)→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3)
保加利亚
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6) → 战略伙伴关系(2019)
∴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根据这种方法,我们就能得到部分伙伴关系层次的高低,并将其分类。


在目前的所有伙伴关系中,至今没有宣布伙伴关系升级或终止的官方公开声明。但一般认为美国,日本伙伴都发生了事实上的中止。印度也是一个特殊的伙伴国,2005年中印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2015年两国关系调整为发展伙伴关系,措辞十分微妙。


关系伙伴的升级也有很有趣的规律。我们找到了一篇清华大学孙学峰教授的论文,根据他的计算与研究,核心利益支持力度和非共有国际组织数量是中国伙伴关系升级过程中相关性最大的两个因素。


具体上来说,核心利益支持力度可以通过双方联合公报或声明中的表述按下表进行判断,数字越大支持力度越强。


核心利益支持力度示意图


另外,孙教授还提出,非共有国际组织(该国与中国不在同一个国际组织)数量越多,越容易升级彼此间的伙伴关系。


综上,一国对中国核心利益支持力度越大,非共有国际组织数量越多,中国越有可能和它升级伙伴关系。
此外,双边分歧与伙伴升级呈负相关关系,贸易依赖度呈正相关关系,出乎常人意料的是,武器贸易与综合实力与伙伴关系的提升不构成相关关系。实质上,这很好体现了伙伴关系的本质:伙伴关系不是寻找同盟,而是拓展关系网,寻求政治支持和影响力,争取更多联系,从而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改变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舆论,有效地缓解崛起困境。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与很多经济来往密切的国家反而没有建立伙伴关系,日本、美国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一个直观体现就是今年双十一购物节日美分居一二大进口产品来源地,但由于缺乏政治信任,中国并未与他们建立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外交网络其在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但加强了中国与伙伴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营造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领导人提出:

“要在坚持不结盟原则的前提下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via.新华社



可以想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不同制度、地域、发展程度的伙伴国将加入中国的朋友圈,而伙伴外交势必将在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和形象,促进和平统一事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中国也将在实现复兴的过程中,同各位伙伴国一道,致力于世界的和平和繁荣,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中国伙伴关系一览(截止2019年11月)


参考资料:
[1]门洪华,刘笑阳.中国伙伴关系战略评估与展望[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5(02):65-95+157-158.
[2]习微. 中美“伙伴关系”对比研究[D].武汉大学,2017.
[3]孙学峰,丁鲁.中国伙伴关系战略及其升级动因[J].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2018,11(00):270-295.
[4]张锐.试论中国伙伴关系网络的政治安全效应[J].国际展望,2016,8(05):40-59+149.
[5]沈雄杰. 中国“伙伴关系”外交战略:评析与深化[D].浙江大学,2015.
[6]谢斌.中国“伙伴外交”的背景、实践、作用与经验[J].党政干部学刊,2017(06):34-38.
[7]肖晞,马程.中国伙伴关系:内涵、布局与战略管理[J].国际观察,2019(02):72-88.
[8]黄冰. 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缘起、实践与政治安全承诺(1993-2017)[D].外交学院,2017.
[9]孙德刚.论新时期中国的准联盟外交[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03):57-81+157-158.
[10]陶季邑.美国学术界关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伙伴外交战略研究述评[J].中共党史研究,2012(02):113-120.
[11]宋黎磊.欧盟“东部伙伴关系”计划:意图、推进与问题[J].国际问题研究,2015(02):85-102.
[12]林尚杰.试论中国伙伴关系战略的深化[J].南方论刊,2016(12):33-34+48.
[13]凌胜利.中国为什么不结盟?[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3,30(03):20-3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N]. 人民日报,2014-09-20(002).
[15]张煜. 中美“伙伴关系”外交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2.
[16]刘博文,方长平.周边伙伴关系网络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研究学部集刊,2018,11(00):296-327.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与外交部网站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